盐山区借力循环经济求发展
近年来,河北盐山区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产业链延伸,资源综合利用及废弃物、副产品循环利用,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2009年,该区万元GDP能耗降至0.605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812%,生产总值却比上年增长13.39%;2010年上半年万元GDP能耗为0.5832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48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却比同期增长12.3%。
在发展循环经济工作中,该区坚持把能耗总量评价和环保审批作为新上项目的前提条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不断推进矿山资源的整合,遏制了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在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坚持把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载体,区域内选择和实施了天水红山试验机有限公司节能及企业数字化改造、天水长城高压电器元件厂智能型高压开关柜等一批具有鲜明循环经济特色的科技型、集约型、综合利用型和环保型项目,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区2010年续建和纳入“十二五”节约能源项目有5个,其中:天水西电电工合金材料厂高压触头材料产业化项目总投资0.5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回收利用废铜料350吨。2010年纳入续建和“十二五”资源节约综合和利用建设项目3项,其中:天水昌盛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回收利用秸秆渣、木屑等废弃物;新建容量2000吨恒温保鲜库1座,项目建成后废水回用率达到90%,年节水15万吨。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以电工电器、机械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为主的地方特色工业体系,区域内企业天水长城开关厂“长城牌”、天水铁路电缆厂“寰通及图”等5个商标荣获商标。特别是天水特种电源研究所研制的新型LED机床工作灯新型节能产品,使用成本、显色指数、环保、保健、、无需维护的进的机床工作灯,填补了国内LED机床工作灯的空白。
近年来,该区以农村能源沼气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构建“种植—养殖—能源沼气建设—沼渣、沼液还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为一体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链条,截止2010年9月底,累计建成沼气池9986眼,基本实现了“人畜粪便-沼气池-沼气-生活用能”的循环利用,并同步发展庭院经济,初步形成了“猪-沼-果”、“猪-沼-菜”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已初步形成了以下寨子村为代表的“种植—奶牛养殖—牛粪种食用菌—菌渣建沼气—沼渣沼液还田”、以中牛村为代表的“种植—建沼气—沼渣沼液还田发展无公害果品”等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模式。